半个月前山西的那场暴雨如今仍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心,为了能让山西受灾的同胞们顺利度过这个寒冬,灵山慈善基金会第一时间启动救灾响应,将爱心人士的物资及时派发到灾民手中。
为了让这些珍贵的物资及时抵达,我们动员了各方的力量,无锡、河南中心的同事们带着志愿者为山西救灾物资装车发货,大家相互鼓励,配合默契,全心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了3小时完成任务,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山西度过难关。
在这场爱心接力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群身影值得铭记。当大地剧烈地摇动,当飓风过岗,当暴雨倾盆而下洪水肆虐……那些最危险的地方,是他们坚守的阵地。他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救援队,也是无私无畏的志愿者,他们便是灵山慈善发起组建的龙天救援队!
事后,我们采访到了龙天救援队的队员徐天一。在灾情发生后,徐天一和其他队员们连夜驱车赶往一线,分发救援物资、参与排水工作。徐天一说,这次救灾任务,比起以往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因为路程较远,加上因洪灾封了路,他们只能改道绕行,即便日夜兼程也花了18个小时左右才抵达。为了不耽误救援,也为了保存体力,他们选择途中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过夜,大家搭了几个简易的帐篷,几乎是露天野营。

徐天一说道:陕西冷,是真的冷。特别是当你在水里泡了大半天,还要继续工作时那便更冷了。我主要是负责后续的赈灾工作,真正打前锋的队员更加辛苦百倍。
这次带队的队长王颂翔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这是他第一次以队长的身份主持救援活动,不管是搬物资还是救援,他都是冲在第一个。有时候我们都忙完了,他还在清点物资。他的积极,也调动了团队的士气,大家也都憋着劲,一个都不愿意懈怠。
我们队里还有一位老同志冯健老师,已经五十多岁了,平日在安徽亳州工作。他有丰富的救援经验,这次救援特意让我们经过亳州时把他捎上。队里的一位女同志陆梦丹,从决定到随我们一起出发只花了半天时间,她是瞒着家人来的。谢正副队长为了能及时响应救援任务,同时不耽误自己的本职工作,自己买飞机票奔波。王扣珠副队长在救援过程中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常常会自掏腰包为大家购买很多救援装备。大家奔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克服所有困难,这些凝成一团的公益之心令人敬佩和感动。

救灾中,我们到大象堡村时那里已经全部被水淹掉,农作物彻底绝收,甚至在大棚,养殖户们的猪鸡鸭也大规模死亡,经济损失惨痛。不仅这一个村落,南窑堡村的很多村民家已经被水泡成了危房。即便参与过不少救援任务,但每每看到这样的“惨状”,我们都仍是痛心疾首。所以我们内部有一条“铁令”——那就是绝不主动占用当地人民的任何资源,这是救援队坚守的初心,也是我们秉持的原则。困了在车上眯一会,饿了能吃口方便面,就都能扛过去。但是每次救援队出任务,都受到当地的支持,孝义应急部安排我们住到了当地救援力量统一的住宿地址,后勤保障十分完备。
我们的善举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反馈,一次我们浑身是泥地驱车返回时,有个村民阿姨从家里冲出来给我们拱手作揖。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这比任何一句领导的表扬或者锦旗,都让救援队来得开心。

得知我报名山西救援后,朋友问我:“不是才去过河南吗?怎么没隔多久,又要去山西救灾了呢,会不会太辛苦了?”其实每次救援,我相信每一个救援队员都会积极参与,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对龙天救援队的承诺。作为救援队员,当国家需要你,当人民需要你,当我们救援队需要队员出发的时候,每个队员都有这个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