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灵山梵宫廊厅不幸失火,区域内部分油画、木雕、琉璃等当代佛教艺术精品过火受损。事故发生后,当年创作这些艺术精品的大师们又齐聚在一起,2000多名能工巧匠夜以继日,历时一年,终于让梵宫重现庄严。11月5日,梵宫廊厅开始试运营开放;11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此次修缮工程,按照“原样修复、增加亮点”的原则,得到了梵宫原参建单位、各路工艺大师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襄助,主要包括过火区域修缮、消防安防全面升级、新增项目“地涌宝塔”三项内容。
新梵宫凤凰涅磐、璀璨依旧、经典再现,震撼心灵的十二幅庄严明朗的巨型油画《世界佛教传法图》、镇馆之宝——琉璃雕刻《华藏世界》、栩栩如生的飞天木雕、奇妙壮观的星空穹顶……甚至以超越以往的震撼和瑰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纷纷前来,一睹风采。
此次修复,也带来了新的惊喜。在梵宫廊厅的中庭穹顶之下,巧妙地构建了“地涌宝塔”项目。“地涌宝塔”始于梵宫初建构想,源自佛教“地涌金莲”典故,再现佛组“灵山说法”祥瑞文化意象,为大师集成作品,融合中国传统佛教造像艺术与当今最先进的光学、声学、力学技术,通过宝塔升降旋转,配以音声,演绎情境。该项目与《吉祥颂》组成梵宫中两个“动态景观”,形成游客观赏的两次“高潮”,完成梵宫产品又一次迭代升级,游客可以从“动静结合”中,感受和体验佛教文化的无穷魅力。
据悉,11月15日,新梵宫廊厅正式对外开放,新增的“地涌宝塔”为游客开启升降场景表演,祥云游弋、灵光闪烁,宝塔冉冉、佛陀妙音,又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在梵宫启幕。
梵宫是灵山胜境景区中著名景点之一,也是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梵宫集塔、殿、堂、厅、廊于一体,融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宗教与文化、艺术与美学之大成,自2008年11月正式建成,被人们视为“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诗”,更被公认为当今佛教文化之最、旅游精品之最。
今年是灵山胜境开园暨灵山大佛开光二十周年,二十年来,灵山坚守匠心巨制、打造精品的初心愿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走出来一条将传统文化、自然山水和现代文明融合一体的创新创造创意之路。未来,灵山将以打造大灵山心灵度假目的地为目标,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为核心,以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