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旅游局主办、无锡市旅游局承办的“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专题培训班”于12月7-12日在无锡举行。来自云南、四川、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六省区的深度贫困地区约200名旅游扶贫重点村干部、旅游带头人和基层旅游管理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这是国家旅游局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的新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举措。9日上午,按照课程安排,吴国平董事长应邀为培训班作了主题为《创意创新创造成就一座文化旅游精品灵山》的授课。
讲课从“灵山的发展概况”、“灵山的三创经验”、“关于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展开,向学员们介绍了灵山二十年从事文化旅游行业的实战体会、灵山给马山地区带来的变化及马山乡村旅游发展情况,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四个维度:一是把准一种模式,即全域旅游深入人心;二是确保两个满意,要在提高游客满意度、老百姓满意度上做文章;三是形成三个中心,第一是吸引中心,让游客体会到乡愁,要特别注重保护村庄完整的传统风貌格局、历史环境要素、自然景观、文化传承;第二是利润中心,指的是经营利润及衍生系列形成的利润源,要突破单一的旅游产业,形成泛旅游产业整合,产生聚集效应;第三是文化中心,要发掘本地文化,以本地的乡土为根进行创意。四是把握七个关键:规划为先,规划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要量力而行,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讲究质量;文化为魂,要深入挖掘当地历史、革命、民俗、宗教和山水文化等资源,坚守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绿色为本,要以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注意保护乡村的绿色自然风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品质为根,品质是乡村旅游的生命,要打造精品,形成乡村旅游品牌;人才为核,要想办法把乡村创客引入进来,以此革新乡村旅游产品;产业为基,要构建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技术为要,要拥抱“互联网+”物联网,打造“智慧乡村”。
讲课列举了大量实操案例,结合了多个生动实践,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发人深省,指出了深度贫困地区相对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有效保护了“绿水青山”和民俗风情,保护就是最好的开发,为发展乡村旅游集聚了的优势和潜能。讲课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起到了让基层学员长见识、易消化、学得会、用得上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