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的除夕夜起,灵山慈善基金会,这支平均年龄27岁的团队,已经协同合作伙伴,奋战50多天。他们统筹协调、拓展渠道、采买物资、驰援前线,尽可能的让战“疫”人员少一分担忧,多一份保障。
不舍昼夜 “统筹+采购”使命担当
疫情爆发伊始,基金会即刻分为统筹协调组、物资采购组、需求对接与执行组、项目与劝募组、品牌与信息披露组、财务与合规组、技术服务组等队伍,24小时待命,不舍昼夜,抗击疫情。
因国内物资紧缺,许多物资只能向海外采购。由于与海外时差,大家都日夜轮班。为了便于提醒发货和对接物流信息,副秘书长秋瑾在手机里列出了所有时区;小伙伴们轮流上岗,确保24小时on line;本着对捐赠人负责的态度,大家在采购时,尽量比价,选取性价比高的防疫产品。
问他们怕吗,他们说不怕,只怕已经谈好的单子忽然黄了。
问他们累吗,他们说真累,但是看到医护人员用上我们送去的口罩、防护服,看到患者用上我们送去的呼吸机,一切就都值了。
恪尽职守 “技术+服务”全力保障
一个个项目的发起,有赖于项目与劝募组的辛勤工作。他们深知,多挖掘一个渠道,就能多服务一群人。同时,技术服务组时刻做好跟进工作。项目一上线,经常瞬时就会有大量善款涌入,技术服务组经常是反反复复测试多遍程序,半夜甚至通宵看代码、优化代码,确保平台实现平稳捐赠。
本着对社会、捐赠人负责的态度,品牌与信息披露组、财务与合规组,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筹款数据、执行数据、支出明细、合同条约,两个小组经常是核对、查验了一遍又一遍。
品牌部的小甜,在工作量猛增后,腰椎间盘旧疾复发,匆匆做过手术之后,稍作休整,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和大家一起奋战。持续为医护人员、防疫人员撰写大量筹款文章、制作海报图片,做好披露信息工作。
逆行而上,“执行”硬核出击
疫情汹涌、人人自危,需求对接与执行组的伙伴们和龙天救援的队员们,却主动放下宅家的“安”,选择一线战“疫”的“险”。
这群逆行人,每天连轴转似的接收、清点、搬运、发送货物,累极了,就直接在冰凉的地砖上打个盹儿。有时候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就连夜开车前往外地取货、搬货、运货。
这一道道逆行的身影,成为了对抗疫情的最硬核出击,令人敬佩。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灵山慈善人也是是血肉之躯,也会心生恐惧;超负荷的压力,会将他们击垮;无法照顾家人,他们也会心生愧疚……但职责所在,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
东风解冻,万物复苏。爱的种子在生根发芽,春天终将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