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7月的灵山,不惧炎炎烈日的游客,除了能看到盛夏澄澈高远的蓝天白云,还能看到景区一线员工热情饱满的工作姿态和焕然一新的旅游环境,从停车场到游客中心、闸口广场,再到景区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有令人惊喜的变化,都有超越游客期待的提升。
曾经的游客中心空间狭小,设施陈旧,无法满足年接待量360万人次的游客需求,管理公司立足现状,站在游客体验角度对游客中心进行了全面优化。打通南侧寄存室的墙体扩大使用面积,使整个室内豁然通透;添置了自助寄存柜,提高游客行李存取便捷性;整体利用前台背景墙,集中公示景区服务项目、全景图、导游收费标准等,方便游客全面了解景区信息;新增了爱心服务箱,吹风机、指甲剪、老花镜、针线盒、酒精棉、创可贴……,只要是游客可能会用到的物品都一应俱全;租赁品展区挂上了《无障碍游览指南》,为老弱病残游客提供快捷通道;简洁的横排靠椅代替了长桌凳子,既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休息区的使用效率;自助充电设备、直饮用机、电子触摸屏、自动售货机等,整齐陈列在自助服务区。改造后的游客中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便捷高效、现代感十足,获得了游客的普遍好评。

随着自动化、信息化科技的发展,自助化模式正在替代传统模式。今年售票处最大的亮点就是与时俱进,改建了自助售票大厅,省却了游客在人工窗口排队等候的烦恼,提高了游客快捷舒适的游览体验度。大厅门口挂着透明门帘,厅内装有空调,冬暖夏凉,环境整洁,11台自助售票机一字排开,票价政策、演出安排、自助机使用指南等信息公示在显眼位置,游客可以在自助机上快速完成购票操作。客流高峰时段,公司还会安排售票员现场引导游客自助购票并耐心解答各种咨询,小小的一片天地,为游客灵山之行留下了美好的初步印象。

翻新的坛城母婴室、新增的梵宫母婴室则为宝妈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人性化的爱心保障。梵宫母婴室位于圣坛演出入口,精心选址也是考虑到可以为不便观看演出的宝妈们提供临时休憩的场所。母婴室墙面缀以色彩明丽的卡通墙贴,地毯清洁柔软,打光柔和明亮,家具选择了浅绿色、乳白色和原木色,形状或圆润或包角,避免了尖锐凸起,整体色调清新、安全舒适。内部空间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划分为哺乳区和休息区。哺乳区有舒适的沙发座环绕小茶几,更贴心地安装了帘布以便隔挡,确保了空间的私密性;休息区婴儿床、护理台、饮水机、冰箱配置齐全。景区努力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宝妈们创造尽善尽美的一流服务。母婴室自6月建成开放以来,因为给宝妈们带来了难忘的旅行体验而获赞无数。

小小厕所,方寸之间,却连着文明的弦,牵着游客的心。灵山景区主动对标5A复核国家标准和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景区21个厕所进行了全面改造,其中第三卫生间建设更是景区积极推进“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改造后的厕所增加了厕位数,男女厕位比例更加合理,挂钩、置物架、干手机、除臭机等设施设备齐全,第三卫生间有供行动不便的游客使用的带扶手马桶,有儿童专用马桶,有婴儿护理台和安全座椅,设置了呼叫器,洗手池也有高低之分,充分考虑到家庭游客的基本需求。此外,景区还设法将佛教文化元素以装饰画的形式融入厕所氛围布置,并摆放了赏心悦目的盆栽绿植。与此同时,景区出台了厕所管理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每个厕所都配有两名管理员,实行跟踪保洁,全天候保障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设施设备完好无损,园容保洁部每天都会对厕所卫生状况进行考核。目前景区3A级厕所2座,另有7座已按照3A标准改造完成,正等待申报评比机会。“景区的卫生间很人性化,干净清爽还有文化氛围。”广州游客张女士带着年幼的女儿体验了梵宫西侧的第三卫生间后连声点赞。

服务的全面提升没有极限和止境,管理公司主动对标5A,积极提升景区软性管理效能。6月起,特别邀请灵山学院组织了三期服务提升专题培训,由集团顾问小森谷滕雄、灵山学院院长叶挺担当培训讲师,通过案例分析、现场互动等形式让员工充分吸收感动服务精华。景区服务部内部还进行了系统的服务规范、服务礼仪培训,“三个一”的服务准则渐渐深入人心,并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目前,合十礼手势、微笑服务已在景区普遍实行,大多数一线员工的言行举止更标准、更规范。同时,管理公司利用每日运营督导、每周联合巡查对员工服务标准进行不间断地督查考核,促进员工及时有效改进完善。公司还将“员工状态”作为班组“争先创优”现场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从服务礼仪、应知应会、工作态度和工作纪律四个维度推动班组建设和服务管理同步提升,收效良好。
景区软硬件建设是智慧景区、人文景区、标杆景区初成的冰山一角,也是景区对游客实行人性化关怀的精彩缩影。现在国家5A复核已经进入倒计时,管理公司将不断致力于完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强化服务细节,力争以最好的风貌迎接国家5A复核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