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90亿人次跨区域流动,催热最旺春节旅游市场
超长的假期和较好的天气条件,有利地助力了国内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持续“轧闹猛”。
1月1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表示,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据预测,1月26日到3月5日40天内,大概有90亿人次出游、探亲、休闲等,有可能创历史新高。
就此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认为,90亿人次的出行将催生最旺春节旅游市场。报道援引飞猪发布的《2024春节假期出游风向标》的数据指出,“截至目前春节假期国内游预订量同比激增,假期旅游搜索热度已全面超越2019年同期。”
事实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百搭”之选,节前的“旅游+返乡”和节后的“返乡+旅游”成为许多人的必选项。
2月9日央视《朝闻天下》援引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显示,春运以来,返乡和出游在今年春运总人流量中的占比较高,两者合计占到70%左右。2月6日之前,出游人流均显著高于返乡人流,占比接近40%;2月6日之后,虽然返乡人流占比显著提升,但出游人群占比仍处30%的高位。

来源:中央电视台2月9日《朝闻天下》视频截图
另外,免签利好也带热了出境游。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过大年成为“新年俗”》来西亚等对中国公民免签的外国目的地热度较往年同期显著上升。以新加坡为例,受2月9日起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利好政策影响,春节假期中国游客前往新加坡旅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4倍。另外,国际机票价格大幅走低也显著提升了春节出境游的性价比,激发了人们的出境游意愿。
“卷”出天际的文旅系统,带动国内旅游市场热点不断
1月份的文旅市场,上半场无疑是接棒“进淄赶烤”的哈尔滨,“小砂糖橘”、“小土豆”频繁登上热搜榜,而下半场则被各地的文旅局抢尽了“风头”,从东三省到“山河四省”、再到川渝百万粉丝的“卷王”大战;从“土味”喊麦、风景混剪,再到听劝讨好、题海战术;从发视频、请明星,到拼舞蹈、送钻石……
早在1月4日,沈阳市文旅局局长刘克斌为蹭广西“小砂糖橘”的热度,就在网上公开喊话广西“小砂糖橘”,欢迎他们到沈阳站一站、看一看。1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文旅局局长打扮成“白鹿仙子”出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抢”游客。1月7日丹东市文旅局局长徐敏现身哈尔滨中央大街,为游客现场免费派发丹东草莓。1月8日,鞍山市文旅局局长赵萍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为游客免费发放南果梨。
1月9日开始,文旅局“内卷”之风刮向全国。1月9日,河南文旅局的抖音账号开始疯狂更新,仅在四天内更新了112条视频。这波刷屏式的更新让河南文旅局的抖音粉丝数量迅速攀升,在短短17个小时内就增加了18万。这种疯狂的举动引发了其他省份的“内卷”效应,各地文旅局纷纷效仿。1月12日,河北文旅连发75条视频,达到发送上限。1月13日,哈尔滨阿城区文旅局局长在冰雪大世界为全国游客表演舞蹈。山西文旅、四川文旅更是大半夜不睡觉,连夜更新25条旅游宣传视频。山西文旅则连续输出土味喊麦视频。1月14日,洛阳文旅继让185身高美男穿飞鱼服迎旅客后,又开始在高铁站免费送钻石。
但为了博眼球、争流量,一些网络乱象也随之出现。据中国江苏网1月30日消息,河南云台山景区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起议论。视频中,一男一女穿着暴露且画着浓妆的人扮演着“妲己”的角色。他们与游客亲密接触,摸摸脸蛋,甚至假装亲吻……视频一经发布,即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此外,河北文旅的“古风美人计”、河南文旅的“捆绑play”,以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湘西赶尸”等剑走偏锋的视频,引发了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的关注,它们纷纷提醒相关文旅账号:“营销花活应该整,底线红线不能碰。玩梗不能恶趣味,吸睛不能辣眼睛,出圈不能靠出格,任何营销推广都不能为了流量不要底线、为了热度不考虑社会影响,甚至是触碰底线红线。”
旅游经济发展向好,各地纷纷调高增长预期
各地文旅局的疯狂内卷,凸显出当前各地政府改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良苦用心,也寄托着当地政府对发展本地文旅产业的殷切之情。
2023年旅游业的恢复情况,进一步增强了各地政府发展文旅产业的底气和信心。据文旅部数据中心的最新测算,202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将达到54.07亿次和5.2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90%和91%。分省份数据显示,2023年有多个省份游客总人次或旅游收入反超2019年同期,甚至创下历史新高。具体来说,从已公布的27个省份的2023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恢复情况来看,与2019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全国共有21个省份旅游接待人次恢复或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有15个省份的旅游收入基本恢复或超越了2019年的水平。

来源: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评论》
数字彰显了地方政府的决心。开年之际,各地两会和相关文旅局长会议相继召开,消息显示,各地纷纷提高了旅游产业的发展预期。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海南省的旅游各项指标同比均要实现两位数增长。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需取得更大突破,预计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和25%。河南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提出,2024年河南将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万亿元。陕西发布的《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力争到2026年,全省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万亿元、旅游人数超过9亿人次。内蒙古印发《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区接待游客3亿人次、旅游收入4600亿元;到2027年,实现全区接待游客4亿人次、旅游收入6500亿元。
2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4年发展预测》(以下简称“报告”)认为,“2024年旅游经济将进入非常规衰退和深度萧条后的新繁荣周期”。《报告》指出,2024年是旅游经济周期内转段和跨周期跃升的关键期,全年“供需两旺、积极乐观”可期,三大市场主要指标将保持两成以上增速,接近甚至超过2019年历史最高水平。
《报告》预计,2024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60.25亿人次,同比增长25%,恢复到2019年的100.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6.0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3%,恢复到2019年的105.3%;全年入出境旅游人数合计将超过2.6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重新攀上千亿美元关口。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