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暑期,旅游市场持续恢复,火热程度创近五年来新高。游客出游半径逐渐扩大,机酒价格普遍上升成为暑期出行特征,出境游、亲子游火热,研学旅游、赛事演出等项目暑期表现亮眼。
在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背景下,文旅市场的火爆表现,不仅振奋了人心,也用实实在在的内循环,推动了经济的再发展。正如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所言,旅游消费回暖,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
政策主基调:贯彻落实“724”会议精神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一个多月来,围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中央相关部委及各省市纷纷出台意见措施,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相关消费。
7月31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国办函〔2023〕70号)下发,提出“丰富文旅消费”7项措施。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的工作方案》,出台了16条具体举措。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要求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夜游项目等强化弹性供给。暑假期间,多地博物馆纷纷宣布调整开放时间,取消“周一闭馆”惯例,有博物馆增开夜场至21时。
70号文提出,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在9月2日至6日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邀请天津、河北文旅部门和重点企业共同参展,推动京津冀文旅消费协同发展。为期21天的“上海旅游节”即将举行,除了要在上海办节外,还将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五省设立12个分会场,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预计将超过8400万元。
70号文提出,要在保障游客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支持不同区域景区合作推行联票模式,鼓励景区结合实际实施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随后,川浙互宠——四川575家景区向浙江游客免费开放或优惠,浙江494家景区对四川游客减免门票。三亚、西安双城联动,推出景区互免联票、景区优惠联票。盐城则定向在上海发行“长三角潮玩卡盐城地区卡”,上海市民只需支付199元,即可畅玩盐城26家重点景区。贵州省黔南州5A级景区——小七孔景区宣布,自8月26日起实行“一票7日使用制”。
市场主旋律:文旅“软实力”成为经济“硬支撑”
从五年来最火的五一、到五年来最火的端午,再到五年来最热的暑期,2023年在“乙类乙管”之后,旅游市场迎来了报复性的恢复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8.7%。今年暑期的旅游热度明显高于2019年同期,多数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据江苏省文旅厅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暑期全省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00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3.4和5.3%。其中,江苏全省纳入监测的624家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29亿人次,游客消费521.41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分别上升19.44%和15.68%。
8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2023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暑假旅游等服务消费明显回暖,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
主体主导向:回血!扭亏!上新!
市场回暖,蛰伏三年的文旅企业大多获得了初步“回血”,同时,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此时选择推出全新项目,服务高品质的市场需求。
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有19家“申万A股旅游及景区”上市企业(以下简称“上市旅企”)。截止8月16日,这些企业都已发布了上半年的报告。
从营收规模看(表一),今年上半年,上市旅企营收规模介于0.91亿元(西藏旅游)至41.78亿元(中青旅)之间,中位数为3.4亿元(三特索道)。相较2022年上半年,19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均有较大增幅。增幅前三为张家界、宋城演艺、众信旅游,同比增长分别574%,563%,529%。
从归母净利看(表二),19家上市企业中有15家实现扭亏为盈,盈利规模介于76万元(桂林旅游)至3亿元(宋城演艺)之间,中位数为2733万元(岭南控股)。相较去年同期,除云南旅游外,19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盈利均有较大增幅,增幅前三为宋城演艺、九华旅游、峨眉山A,同比增长分别1140%,438%,349%。
表一:上市旅企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数据

表二:上市旅企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数据

市场向好,上新正当其时。8月31日,上海迪士尼正式开建第三座主题酒店,完工后迪士尼度假区酒店客房数将达到1615间;9月5日,上海迪士尼官宣,“疯狂动物城”园区计划于今年年底开放。全新的“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成为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第八个主题园区,也是全球迪士尼乐园中首个以“疯狂动物城”为主题的园区。
与此同时,国内主题公园也不甘示弱。老牌的深圳欢乐谷新主题区——迷你世界·冒险山将于9月26日对外开放,郑州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也宣布,将于9月28日正式开业。淮安方特二期“熊出没”项目也计划于2024年五一前全面开园。
对于后续市场发展态势,目前从各平台发布的预测来看,接下来的中秋十一黄金周,景区门票、酒店、机票预订量同比都有大幅提升,部分接近或甚至超过疫前同期水平。
但不可否认,目前大消费环境仍不算乐观,支撑旅游恢复和进一步发展的大环境仍不够理想。未来,中国旅游市场能否延续五一、以及暑期这种“火爆”的发展态势,还是要以更冷静的态度去应对。居安思危,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打造更多“令人尖叫”的产品,创造更多“令人感动”的服务,才能行稳致远、臻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