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七月底至八月初,京津冀地区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暴雨的侵袭让曾经繁华的城市变得狼藉不堪,汽车漂浮在水面,洪水淹没了农田,山体滑坡,巨石和断裂的树木杂乱无章地散落一地。电线断路,交通瘫痪,四处都是积水,人们被困在楼顶,无助而孤独。温馨的家园变得残破不堪,勤勤恳恳打拼的家业被洪水彻底冲溃,辛辛苦苦耕作的粮食也毁于一旦。人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无声的哭泣,成为了这场暴雨中最悲伤的记忆。

灵山慈善基金会于7月31日正式启动洪涝灾害救援响应,并在第一时间联合了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等合作机构和无锡龙天应急救援队志愿者,根据灾区实际情况,进行筹备工作。龙天救援队在仓库打包清点救援物资,忙碌至凌晨。驰援1200公里,历时14小时,龙天救援队的20位队员们,抵达涿州一线时,已是凌晨。虽然身体已疲惫不堪,住宿条件也非常简陋,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苦和累,而是纷纷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因为“灾难面前不缺位”是灵山人一贯以来的信念——虽然,我们无力阻挡天灾难,但当大家需要我们时,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在。
救援工作紧张而忙碌,据救援队员们回忆:“当时水位浅的地方到脚踝,水位深的地方有2米左右,还有大量的村民受困急需转移。”无锡灵山龙天救援队队长王颂翔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对80岁左右的瘫痪老夫妻在家,病情也比较危重,急需救援。而现场水流比较湍急,这么的复杂情况为救援带来不小的挑战。但是救援队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并圆满完成危重病人转运任务。当天,我们龙天和民安两支队伍累计转移40余名受困群众。”队员们不顾疲惫,不惧辛苦,他们挽起袖子,分工协作,爬上摇摇欲坠的建筑物,淌水走过湍急的水流,只为了一个目标——救人!
有些村民被困在损坏的房屋中,队员们便顶着风雨,将被困的村民一个接一个地解救出来,即使双手被钢筋割破,即使衣服被泥水浸透,即使体力已经接近极限,但他们从未有过丝毫的退缩。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每一次努力,都可能拯救一个生命。这些队员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但他们在这个时刻,都只有一个名字——龙天救援队队员。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一名救援队员应有的素质。终于,河北涿州主城区积水退去,居民生活秩序也正在恢复。龙天救援队员积极对接整理捐赠物资后才安心撤离。
其实,这份爱是双向的。涿州有难,无锡救援队第一时间前去驰援,这是无锡对涿州的爱。救援期间,涿州市民自发为救援队员送生活用品、食物。离别时,涿州市民又自发地夹道相送,形成了足有2公里长的队伍,不停地表达着对救援队的感谢,这是涿州对无锡的爱。8月5日那天,涿州市高速路口人山人海,无数涿州市民自发赶来,拉着横幅、举着展板、喊着口号,送别各地救援队。每当救援车辆经过,数千群众便齐声高喊!大灾面前,众人团结一致,风雨同舟。一幕幕双向奔赴,无不感动人心、令人难忘……
众多市民将瓶装水、面包、牛奶、鲜花等放到救援队车上。不少群众泪流满面,紧握的双手,有不舍和感动,由此经过的救援人员,无不动容。有的打开车窗向人群挥手,有的竖起大拇指,向人群喊“加油!”“再见”。一场紧急的驰援,一次感动的邂逅,让我们在涿州共谱爱之歌。“我们是带着爱心去的,也带回来了满满的爱。”龙天救援队队长王颂翔感动地说。
8月6日,龙天救援于凌晨抵达无锡,带着鲜花和祝福顺利返程!虽然应急救援告一段落,但我们对灾区民众的陪伴不会停止,灵山慈善将继续参与、组织更多物资的筹措与发放,并助力灾后重建。2000瓶矿泉水,500只牙膏牙刷,500只香皂,1000只毛巾,1000份120抽纸巾,500瓶六神花露水,1000份自热米饭......从打包,到发货,同事们加班加点,分秒必争,目前所有物资均已抵达涿州!
无锡灵山龙天应急救援队是由灵山慈善基金会组建的一支专业救援保障团队,曾参与汶川地震、尼泊尔地震、河南新乡暴雨灾害、京津翼抗洪等救援。截至2022年12月,基金会龙天应急救援队有志愿者132名,正式队员42名,2022年度累计完成出勤保障726人次,运送无锡一线防疫物资22000份,出勤运送物资车10台。风雨同担,是他们不变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