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北部的清莱、美斯乐、满星叠、茶房等上百个山村,住着一群“被遗忘在泰北的中国人”及其后裔。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纠葛的夹缝中,这批“历史的孤儿”的命运与缅甸、泰国、老挝交界的金三角地区紧绑在一起,在资源匮乏的山区里艰难地生活。2014年灵山慈善基金会与泰北结缘,由此开始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并开始资助当地华校教师工资。

2016和2017年,他们深度走访了31所华文学校。通过对泰北华文学校校长、老师、学生及家长四个维度的调研,经过项目团队多次论证,拟定选择5所华语学校作为试点,示范性推动泰北华语教育的发展与变革。2019年7月,灵山慈善基金会组织的国际志愿者团队再次来到泰北,进行为期10余天的支教活动,拟出了包括提高华文教材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扶植真正有理想、有愿力的教育人等助力方案,希望在那片土地上务实、有效地扶持华文教育。
截至 2022年12月,基金会累计为泰北地区8所华文学校捐赠资金212万余元,用于支持当地华文教师薪资补贴、学生文具用品、国际志愿者调研等。其中2022年度项目实施金额为237600元,主要用于支持泰北地区8所华文学校(治平中学、中华中学、培中学校、回海小学、健群中学、敬和小学、美华小学、美祁华校)华文教师薪资补贴。
经过四年的间隔后,灵山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团队近日重返泰国北部,继续他们的华教项目。此次的访问得到了中国驻清迈总领馆的热烈欢迎。灵山慈善基金会的泰北华教项目启动于数年前,旨在向泰国北部的贫困地区提供教育援助,帮助当地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该项目通过提供师资、教学设施和培训等方式,已经在泰国北部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7月11日,灵山慈善基金会王文理事长一行拜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清迈总领事馆,杨炯代总领事和张雅静领事接待,并做了深入交流。王文理事长汇报了七年来灵山基金会在泰北所做的工作,并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规划。杨炯代总领事对于灵山基金会长期以来对泰北华文教育作出的努力进行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大家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从教育,经济,环境改善等多个角度来支持泰北乡村的发展。最后,嘱咐大家,注意自身的安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民风民俗,遇到困难第一时间跟领事馆取得联系。
7月12日,灵山慈善参访泰国皇太后大学汉学院及孔子学院,了解两个学院在推动华文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及成果,并探讨未来在华文学校师资能力提升、青年交流活动等方面合作的可能。随后,灵山团队分成两个小队,携带捐赠物资分别前往健群中学与回海小学,接下来将针对本土的经济作物与华文教育情况开展为期一周的驻点调研与支教活动。
此次泰北华教项目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也为中泰两国的友好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驻外机构对海外华教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灵山慈善泰北华文教育项目为泰国北部的华语学校提供了资金和志愿者支持,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华文教育在当地的发展,让更多的华人后代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此行,灵山慈善期待能够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多个角度有所突破,探索教育切口拉动当地经济的新模式,思考以驻点辐射泰北地区,联动多方形成合力的新路径,同时也是向世界传递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