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7央视《朗读者》的横空出世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播出后,深深感染着、激励着每一个聆听的人,让我们听到了名人的故事与心声,感受到了文字所带来的无穷力量。
你是否也曾有那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藏在心底?你是否也有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影响过人生轨迹?你是否也有关于梦想的千言万语想要诉说?灵山也想为广大青年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在这里,你可以无话不谈,思想的火花尽情碰撞;你可以迸发创意,广阔的天地任你舒展;你可以抒写情怀,心底的故事娓娓道来……我们期待,听到你内心真实的声音。
《于无声处听惊雷》
六月,毕业季的钟声响起,栀子花香在不经意间流转,伴随着花香牵动我情怀的,是那段纯净美好的校园时光。认真想来,我离开校园竟也已经过了5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像越来越喜欢怀念青春,怀念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光。恍惚间,仿佛总能回到那段记忆中,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耳边回荡着老师的谆谆教诲,身边坐着吵闹的一群同学,一切宛如少年般天真、明媚。而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校园的故事……
2012年的冬天,刚踏上工作岗位半年的我被派到长春学习考察,单位的同事都是本地人,言谈举止之间带着一股东北人的豪爽与干练。某天的中午,工会的负责人赵姐热情地问道:“明天我们是企业社会责任日,去学校当一天老师,教小孩子们学习一些东西,要不要去体验一下?”这样的活动,我和大家伙儿一样,都特别热衷参加,于是便一口答应了赵姐。
天还没亮,公司的车就来宿舍楼下接我们,路上我才得知,从长春开车前往那所小学需要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由于冬天冰雪较厚,所以我们又提前了半个小时出发,一路颠簸,我却怎样都没有睡意,我看着车开过繁华的长春市中心,看着车开过一个个大型商圈,最终走上高速,在一片荒凉广阔地土地上,缓缓前行,直至没有看到任何建筑物。不知道又开了多久,车子终于缓缓停了下来,触目所及,两三排低矮的小楼,学校的全貌就这样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我被分配到了三年级,这里的学生对我们显然不陌生,在学校老师的介绍下,一个班三十多个学生齐刷刷地对着我喊道:“陈老师好!”那一瞬间,有一种异样的情愫,也许是受宠若惊,也许是在这简陋的屋舍间滋生出的一股别样的暖流。我没有见过那样的教室,没有空调,零下十几度的天气,两侧的墙边立着架子,架子下烧着炭,一个个布包,铁盒就放在那架子上。后来我才知道,学校很远,又不具备建立食堂的条件,学生来回吃饭有安全问题,所以学生们全都是自己带着饭,放在炭上加热着,以免等到中午的时候吃冷饭。
我给他们上的第一节课是英语课,原计划教他们唱一首英文歌,可是在询问了他们的英文知识之后,我临时改变了直接教他们唱歌的计划,决定从每一个单词教起。幸亏那首歌只是由几个简单的单词组成,而且孩子们聪明灵活,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半节课的时候就学会了几个主要单词,到临近下课的时候,跟着我一起,已经可以又唱又跳地蹦跶起来了。
在我们唱歌跳舞热闹的时候,我忽然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突然起身往后门走去,我心生疑惑,刚想叫住他的时候发现他却并没有出门,而是走到了教室后面,去给两边的炉子加炭,他的小手快速抓起几块炭往炉子里加,随后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衣角擦了擦,然后快速地回到跳舞的行列里,冲我咧嘴一笑。他动作那样自然、熟悉,不到一分钟就已经完成了他的“小任务”,可是就这短短的一分钟,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在我心头蔓延。
我不禁自问,我是何德何能被他们尊称一声老师,被他们用那样崇拜的眼神看着,在来这里之前,我甚至从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学习环境,没有见到这样一个年级就只有一个班的学校,也从没想象过真的走入这样一个从前电视中才会看到的情境。这一刻的震撼,远比你听过再多的故事,看过再多的纪录片来的深刻。临走前,我拽着带我一同前来的同事,悄悄问道:“我能留点儿钱给校长,让他给学生们买点文具吗?我带的不多……”
他冲我摆摆手:“校长不会收的,他怕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了,会对孩子们有不好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他只接受我们来给孩子们上课,不肯让我们组织给孩子们捐款。”
这样短暂的教学日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也回到热闹繁华的都市,回归了自己的生活轨迹。可每次想起这些孩子认真求学的脸,想起他们热情的笑容,就时常感觉自己还在那片空旷的土地上,即使在人声鼎沸的地铁里,我却也能感受到那日凛冽寒风吹过脸的感觉。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那片贫瘠而又普通的土地上,我看见过孩子们最纯真的笑脸,对知识最炙热的渴望,感受到他们最不平凡的力量。虽然这样的经历只有一次,可是在那过后我才渐渐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年轻人身上背负着责任又是什么,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些什么。生而为人,我们不仅仅要做好独善其身,更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与梦想,那些孩子的学习条件如此简陋,可是他们想求学的心却是那样饱满,而我们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城市,更加应该思考,我们能给社会带来些什么,能为我们的下一代做些什么。我们不妨摘掉身上那些城市人固有的标签,抛弃掉那些从小娇生惯养的颓废细胞,真正地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真正地去做年轻人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