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4版)
【为梦想 有力量】
每次在项目上见到马翔,他总是状态饱满,信心十足。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超大型笔记簿,翻开页面,里面记录了他现场踏勘的第一手资料。据说,每天现场巡视“金陵五小福“每人每天的日常行走均过万步。1天1沟通,3天1小会,5至7天一大会,这是他们的日常工作节奏;整理记录,与业主方、施工方进行问题研讨、交底,形成销项清单,跟进、反馈,这是他们的常态化机制。

马翔说他的专业和自信来源于他的“师傅”——研究院的内装总顾问谢渡海先生。每每遇到内装“疑难杂症”时,他都会将问题整理成销项清单,虚心和谢老沟通确认,将所学经验成功转化为最终的室内成果。谢老对这个“徒弟”也是赞不绝口,认为他不仅是个好学生,还是个好党员,做事有责任有担当,对人既正直又善良。作为上海支部的组织委员,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谢老在超过“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龄,仍郑重庄严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此,这对师徒的“革命友谊”得以升华。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其实,“金陵五小福”(如图自左向右:黄松、虞龙海、李盛鹤、严擘,拍摄者马翔)仅仅是研究院诸多项目团队的一个缩影。高效率、有品质的背后是一个个优秀的团队做支撑,他们在每个项目的每个阶段,坚守初心、勇挑重担、永立潮头。亦如“三分靠硬装,七分靠软装”的最终室内效果呈现一样,践学之路虽艰辛,却毫不掩饰最后的精致别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