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市场恢复尚待时日。
旅游人满满期待的开放跨省团队游业务,因6月中旬北京反弹的疫情“戛然而止”,刚刚萌动的旅游市场被搂头盖脸泼上一盆凉水。
国内市场方面。三天端午小长假,全国国内游客累计接待人次相当于去年端午节的一半,收入不到同期的三分之一。江苏纳入监测的25家景区,端午节三天共接待游客129.91万人次,不到去年的一半(46.8%);门票收入2190.62万元,相当于同期的39.5%。无锡四家5A景区三天接待不到10万人,仅相当于往年一家的接待量。
据国家卫健委7月8日报告,北京已连续2日无新增病例。但国门之外,疫情仍在加速蔓延。6月28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1000万例。7月7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疫情尚未达到顶峰。
全球旅游业损失惨重。据7月1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报告,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已停滞近四个月,损失至少达1.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报告预测,在最悲观的情况下,如果受疫情冲击长达12个月,全球旅游业损失可能达到3.3万亿美元。
二、扶持政策逐步兑现,旅企自救各显神通。
进入二季度,税费减免或延期、专项资金扶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大信贷支持、推出旅游惠民政策、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等对冲疫情的扶持政策逐步兑现。期间,乌镇所获2.87亿的政府补助,着实令正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同行艳羡不已。
为了活下去,旅企尽显神通。仍以中青旅为例,近期公司获准注册超短期融资券,额度达到40亿;旗下的古北水镇也以景区设备设施类资产为标的,与光大金融租赁公司签订了期限5年、总额3亿元的融资租赁合同。同为央企的华侨城,今年前5月累计新增借款360.35亿元,占2019年末净资产的21.64%。而文旅民企巨头长隆,则成功将一幅面积16万方的战略储备地块出让,成交额达39.26亿元。疫情之下,表面上比拼的是现金流,实质则是旅企背后的战略整合与布局的能力。
三、市场融合加速,目的地竞争几近“贴身搏杀”。
随着政府工作报告“两新一重”投资的加速,沪苏湖高铁、商合杭高铁、沪苏通公铁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的陆续开通和开建,长三角一体化、鲁南经济圈一体化、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在宏观上为集团布局的旅游项目带来发展机遇。但同时,同城化的加速,旅游项目的竞争更趋白热化,竞争几近贴身肉搏。如曾任山东日照市委书记并一手打造日照文旅品牌的齐家滨,年前调任常州市委书记后即提出要努力把常州打造成为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据悉,未来三年常州市重点实施文旅项目达106个,总投资达1152亿元。与无锡拥湖而望的湖州,受益于这一轮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利好,特别是区域交通环境的改善,其在环太湖旅游板块中的影响力将更为显著。
放眼2020年上半年的旅游市场发展形势,远虑和近忧如影随形。好在,旅游作为一种体验经济,需要人们身临其境去体验、去感受。尽管国际国内旅游的全面振兴仍将有个过程,但我们相信,人类必将最终战胜新冠疫情,人们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不会变。渡尽劫波凝斗志,游遍苦海炼恒心。有此毅力,相信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迎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