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文化如果不是十分了解,可能很难想象到佛教跟中国家具之间究竟有什么渊源。其实我们今天使用的诸多家具,都是因佛教而生的。为了探讨这一课题,灵山佛教艺术博览馆联袂无锡大唐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以“一花一木一世界——佛教改变了你的起居”为主题的红木家具特展。

青金石文化与丝绸文化的交融,佛教观念与审美意境得以汇入华夏文明,并浸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古代中国家具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起居习俗的演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造像和壁画中,我们可以看见“佛”和“菩萨”带来的域外高型坐具:绳床—椅子、佛座—墩、胡床、方凳等,促进了古代家具向高型转变。
“席地坐,包括跪坐,都以席和床榻为起居中心。从西晋起,跪坐的礼仪观念逐渐淡薄,箕踞、趺坐或斜坐,从心所欲;随之而兴的是放在床榻上可供傍倚或后靠的凭几等。至南北朝,垂足坐渐见流行,高型坐具,如凳与筌蹄等,相继出现。”经过隋唐并行发展,至宋代,人们的起居方式已不再以床榻为中心,而移向地上,完全进入垂足高坐的时代,各种高型家具也基本定型。
中国家具在佛教东渐的千年之间,实现了从工艺、用材、形制、风格到人文、审美的全面演化,尤以明清家具所凝聚的东方禅意美学意境,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成为一门璀璨的传统艺术,影响至今,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次展览以大红酸枝材质的明式、清式和新中式家具为主,通过富有时代特征的造型和精美的工艺为您呈现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