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山,有这样一个“我”,每天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迹!
画面一
盛夏,当别人吹着空调、喝着饮料的时候,“我”坚守在一线的岗位上。严寒,当别人躲在屋里,暖着双手的时候,“我”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是灵山胜境电子导游的一位普通员工—宋娜。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自觉主动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为了让使用语音电子讲解器的游客有更好的游览体验,感受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我经常不畏严寒酷暑,经常爬高,做好讲解器发射器的日常维护工作。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导游员、维护员是奋斗在文化旅游行业一线,我只是无数个他们的缩影,我们实践着“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行业价值观。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自我,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画面二
炎夏,灵山景区迎来一批新疆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一位阿姨的衣服不小心撕裂了。由于体型原因,这位游客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衣服替换,十分尴尬。她前行到梵宫圣坛前厅时,询问销售柜台工作人员是否有橡皮筋,想将衣服稍作捆扎的时候,“我”在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帮助客人缝制衣服。“我”是销售柜台张丽莉。

这不是我第一次帮助客人解决问题,我不仅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而且性格温和,待人亲切。工作中,我以身作则,倾心尽力,为游客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生活中,我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似兄弟姐妹一般。我代表着灵山数百个“三尺柜台”后挺拔的身影。
画面三
说起“我”,很多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免费游览、免费坐车,每天上班就是跟客人聊聊天,陪客人走走看看拍拍照。殊不知,在这看似风光的表面之下,“我”承受了许多苦楚与辛酸。“我”是一名灵山导游。

整个游览过程中,无论是迎送服务、讲解服务、沟通协调等事项上,我都需要大量用嗓。到了室内还不能开扩音器,全凭嗓子“输出”。长此以往,嗓子常常感到干痒、疼痛,慢性咽炎也就找上门来;长期不规律的接待,我们很少能按时吃饭,胃药、止痛药是我们的必备;长时间的站立和徒步,我们在饱受风吹日晒的同时,还要忍受双脚的疼痛。哪怕是遭遇台风暴雨,我们依然不惧前行,把景区最好走的道路留给客人。
身体上的疼痛或许还能忍受,但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承受心理上的考验。在一次带导结束后,我莫名其妙的收到了客人的投诉。理由是团里有老年人听力不好,我讲解时声音太轻,没有听清。面对委屈,我选择了忍让和包容。在他们看来,所有的批评、指责、委屈都是一次历练,是一次成长。
画面四
“我”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精神,始终坚守在最苦最脏最累的岗位,用无言的行动,默默奉献着片片真情,“我”是景区的 “美容师”,“我”是灵山环卫工。

景区面积有75万平方米,草坪、垃圾桶、洗手间、主干道,角角落落都有我们的身影。作为一位景区导游,经常和游客接触。最让我感到自豪的并不是听到游客盛赞大佛有多么雄伟、梵宫有多么漂亮,而是听到他们说道:“灵山的草坪真是整齐碧绿,是我看到的最好看的;灵山的路面真是干净整洁,一天下来鞋子都不带脏的;灵山的厕所堪比五星级,并没让我想着匆匆了事急于离开,反而让我情不自禁驻足于洁净的镜子前装扮一番……”


职业不分贵贱,重在尽责。我们简单、朴素,我们是那么平凡却又那么伟大。我们用一把扫帚扫出了景区的文明;我们用一个簸箕端出了景区的整洁;我们用一块抹布抹出了景区的口碑。
“我们”没有闪光耀眼的名字,却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我们”没有华丽动人的外表,却有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我们”没有辉煌的成绩,却有着实现目标的坚强毅力;“我们”没有慷慨的豪言壮语,却有着朴实无华的言行,“我们”都做着平凡的事情,却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名字—“灵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