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共济宁市委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座谈会”在尼山圣境大学堂举行。光明日报社、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社科院、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和济宁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及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际儒联荣誉顾问、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王殿卿,国际儒联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张学智,北京大学儒学院副院长干春松及山东省内部分专家学者就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乡村儒学与基层治理等作了交流发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赋予了山东重大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六年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推进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实践养成和传播交流等工作,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启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局面。
作为当代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2019年8月25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孔子诞生地尼山揭牌成立,标志着全球儒学研究传播交流实体平台正式诞生。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院执行院长王学典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儒学研究中心长期在海外的局面已告终结,儒学中心正在向中国大陆回归。
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居学术殿堂之高,也要贴近百姓生活,才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尼山圣境手读《论语》活动,体验者边用毛笔临摹《论语•学而篇》,边用心感悟字里行间的深刻内涵。项目自开启以来,吸引了大量研学团队,350多个蒲团一座难求,场外,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等候。
尼山圣境“礼敬先师、大学之道、手读论语”三大文化体验产品一改往日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游模式,结合情境将传统文化体验极大拓展。正如一名体验者所说,走进仁、义、礼、智、信厅及七十二贤廊等仪式化空间,置身这些生动的文化体验,才能真正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体验数千年文明带来的心灵震撼。
立足于儒家文化发源地的特殊优势,山东深入挖掘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讲好孔子故事、打造闪亮名片。启蒙开智、少年授读、君子加冠、大婚仪典……尼山圣境推出以“世界的孔子”和“孔子的世界”为立意的大型礼乐节目《金声玉振》。整场演出纵贯人的一生,用诗、乐、舞等中国古典艺术形式引导观众走进“风雅颂”的礼乐画卷,感受明礼的典雅生活方式,融入中华千年礼乐文明的灿烂历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积累的文化养分和历史底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我们走向美好未来的巨大动力。七年来,尼山圣境努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