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灵山举行。论坛由光明日报社、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中共无锡市委主办,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承办,主题为“文脉传承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400余位来自海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话文脉传承,共促文化创新,共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主持,市委书记李小敏致欢迎辞。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碧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学部委员汝信,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周勋初,著名经济学家、东南大学资深教授华生,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俄罗斯哲学学会第一副主席丘马科夫分别致辞或发来祝贺视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王国庆,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广银,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薛国安,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焦建俊,无锡市、滨湖区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郑建邦副主席在致辞中指出,江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江南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江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具时代意义。今天我们探讨江南文脉,就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在文化认同上构建更大的同心圆,在文明共识上寻求更大的公约数,为江南文化、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为人类文明进步汇聚智慧和力量。
李小敏书记表示,开放包容,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江南文化赋予长三角城市的内在优势。以江南文化为纽带,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共识,促进各领域互动合作,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是长三角各城市肩负的共同责任、共同使命。
本届论坛聚焦“文脉传承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旨在从文脉传承的历史视角、国家战略的宏阔视野,审视和探讨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当代价值,提炼和展示江南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促进江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转化创新,提升江南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期间,将举办一场主论坛、十场分论坛和一场圆桌会,内容包括“人文江南: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问道江南:学术流派及其思想世界”“家在江南:家风·家训·家教”等。190多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演讲或发言,围绕主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文化对话和交流。
论坛期间,《江苏文库》第二批182册图书发布,《江苏文库》数据库正式上线。同时拈花湾匠心打造的新景点——微笑广场和大型沉浸式演出《秀·江南》震撼首秀,原创交响乐《大江南》完美首演、主题片《江南文脉·诗词》惊艳上线。
灵山集团吴国平董事长受邀参加“江南文化与工商文明”高端对话,吴董在对话中表示,绵延流长的江南文化,孵化了敢为人先、尚德务实、精益求精、崇文重教、忧国忧民、审时度势融为一体的江南工商文明。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灵山正是在这文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无中生有、凭空造景、幻化传奇,是江南文化和商业发展融合的一个鲜活案例。
此次论坛把传承发展地域文化与推进实施国家战略结合,把历史、当下与未来贯通,更加注重学术与大众的联结,更加注重学术向实践的延伸,对江南文化精神价值的探讨更全面深入,对江南文化魅力风采的展示更丰富生动,有力促进了跨文化的对话、交流与互鉴,做到了高端而又贴近、精致而又精彩。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时代召唤我们更好地守护长三角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一家本土企业,灵山集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传承江南文化的内在精华,弘扬江南文化的时代精神,赓续文化根脉、留住无锡记忆,擦亮“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文化品牌,助力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速度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