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山,流淌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蹈腾着传统文化的瑰丽诗篇;在中国,日渐回归的单车骑行,盛放着每个人向往远方的梦想。如果生活总免不了眼前的苟且,寻找诗和远方就成了萦绕我们心头的一记期许。
8月19日的曲阜尼山,百名骑友骑着单车去朝圣,诗和远方惊艳邂逅。他们之中最远的从吉林赶来,最年长的71岁,最小的只有11岁,他们是时尚单车的拥趸,如今来到孔子诞生地接受文化的洗礼,单车缓行,虔诚朝圣,唤醒内心对传统的敬仰。
朝圣、修贤、清心,来尼山就对了
尼山是孔子诞生地,有孔子父亲生活过的鲁源村,孔母故里颜母庄,这里占据中华文明的制高点,历史文化遗存俯拾皆是,深邃哲学的光华赋予这方山水。尼山不仅有文化。这里山环水抱,五步成林,壮阔的山水胜景和诗意的田园意境相遇,野奢天成。沿着山间公路驾车前行,未到尼山,一座高耸于山巅之上的孔子圣像早早映入眼帘,他眺望着浮光跃金的孔子湖,像一座高耸的地标,为前来朝圣的人们指引方向。百余名骑友和五十余名媒体记者,就在骑着单车去朝圣活动起点——尼山书院酒店圣母泉畔集合。
5公里慢行,时尚情怀融入传统文化
在奢侈与节俭两种价值之间,孔子选择了后者。作为一种人性美德,节俭包含了对自然之物的珍惜。诸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传达的不仅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有自然的关怀。而“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都包含尊重自然、取物有节的理念。
百余名骑行爱好者骑着共享单车悠游尼山圣境,这里少了一份以往单车运动所需的速度与激情,他们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里,饱览山水胜景,载着时尚情怀,向传统文化致敬。路途中又体验了背诵《论语》、射礼等明礼活动,完成了从放松身体到洗涤心灵的旅程,也是一次时尚寻根传统之旅。
“文化体验+”模式吸引大众关注
尼山圣境始终积极探索“文化体验+”模式,把单纯的旅游观光、健身运动、会务培训等活动与文化体验相结合,历次活动成功吸引媒介及大众关注。
骑着摩拜去膜拜活动中,不仅电视、报纸、广播、网站等传统媒体记者纷纷参与其中,喜马拉雅、一点资讯等新媒体平台也进行了积极推广,一些网络红人、骑行达人甚至普通的运动爱好者都在各自圈内进行了传播,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1505785696113720.jpg 1505785696113720.jpg](/lshome/Public/Uploads/20170919/1505785696113720.jpg)
蒋瑞华小朋友是曲阜人,今年11岁,是这次活动年龄最小的参与者,这次在父母陪同下骑完了5公里全程。父亲蒋文祥先生说,来尼山圣境参加现代文明的时尚骑行,朝圣、静心,和孩子一起回归心灵家园。在骑行队伍里,71岁的张秀香阿姨最年长,她和几名骑友一起从济南赶来,被尼山的好风光吸引,更体验了射礼、礼敬先师等活动,成为尼山圣境的新粉丝。在骑行队伍中,有一位从吉林坐高铁赶来的女士,为了5公里的骑行,单程奔波了1500公里!在她看来看来,只要心里有敬仰,即便地处遥远,和传统文化的距离,也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