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海外投资力度逐步加大,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活动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王行最指出:面对当今国际社会和国际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中的作用和地位,过去那种简单的、单线条的、纯政府的平面外交时代已经结束,我们需要打造一个立体式的公共外交模式。

在民间组织过去的国际化探索中,灵山慈善基金会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同时也希望把在国内十二年“春晖使者行动”的经验尝试复制,培养民间援外的人才,为未来我国民间援外提供人才储备。基于此,灵山慈善基金会推出了“国际志愿者”项目,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民间援外的模式,为未来基金会“走出去”打好基础;同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援助对象的需求,帮助其获得更为全面持久的发展。
灵山慈善基金会将理念落实为行动,2015年年底开始针对泰北华文学校进行专项援助,与马来西亚护杏慈善社,以及各地区公益组织和各界善心人士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泰铢善款承转到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以此支持该协会在当地开展的协助贫困地区华文教育的工作,包括为经济困难学校支付教师薪资;为一些条件艰苦的学校增加基础设施、设备,修缮教室,配套建筑等。
为进一步促进与泰北地区的文化交流,详细了解当地经济、教育、文化以及海外援助状况,制定后期中长期项目规划,并在灵山的筹款平台持续为泰北项目募集善款,灵山慈善基金会于2017年7月19日-8月2日组织了以大学生为主的国际志愿者团队,赴泰北开展为期两周的项目调研活动。同时,在基金会参与国际活动的大趋势之下,灵山慈善基金会希望凭借自身的行动,带动更多基金会参与到国际援助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