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相聚在位于孔子出生地的曲阜尼山圣境,体验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尼山食礼”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留学生们在尼山圣境及其首个开放式文化体验空间——尼山书院酒店,进行了手读《论语》、射礼体验、尼山食礼体验、礼敬先师、八段锦修习、拓片实践、茶道体验等一系列特色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手读《论语》:领略儒家文化精华
用手读书?这是尼山圣境独创的一项文化体验活动。从《论语》中选择经典语句,供留学生临摹,大家在抄写的过程中用心领悟其中奥义,感悟儒家文化。
射礼:体验谦和、礼让的修身之道
射箭,是一种勇武之行为,更被孔子视为修身之道,射礼由此成为健康道德的巧妙导引方式。在尼山圣境,留学生们不仅从射礼体验中体验谦和、礼让、庄重,更在发而不中时反求诸己,领悟中国古人道德自省的智慧。活动中,留学生身着儒服做弓射箭,玩得不亦乐乎。
尼山食礼:倡导弘扬饮食文明
饮食礼仪自古备受中国人重视,小到个人修养,大到国家文明,都从中有所体现。为了恢复原汁原味的古代食礼仪式,工作人员对孔府档案、《阙里文献考》等进行研究与挖掘,复原了食礼。尼山食礼的每一个环节甚至动作,都有明确的含义。比如排队入席体现了秩序,开餐前唱礼是对自然的感恩等等。最近,尼山食礼还被收录进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拜孔子:对传统文化的礼敬
展望今日中国,人们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俯拾皆是,让人不得不感叹2500多年的孔子之大智慧。很多外国人都是通过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认识了中国,就在这天大家来到孔子出生地曲阜尼山,齐聚孔子像前,一向以活泼见长的他们毕恭毕敬地进行了祭拜,这更是对影响世界的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礼敬。
八段锦:不仅是为了健康,还有气质培养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誉其似锦之柔和优美。练习八段锦不仅能强身健体,气质也越发优雅, 难怪大家有这股认真劲。
茶道技艺:有温度的修身养性
茶道源于中国,南宋时期传入日本和朝鲜半岛,之后又传入西方。很多人想象不到,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这些程序,可以修炼闲和宁静的心境和情操,是一种有温度的修身养性之道。
拓片实践:触摸历史的纹路
拓片是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当石刻逐渐在原本光滑的纸面上浮现出来之际,好像触摸到了悠久历史的纹路。中国历代鸿儒都对拓片痴狂,留学生们通过拓片实践,不仅品味到中国的历史时光之美,也初识了中国历代文人之雅。
尼山圣境总体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将“明礼生活方式”作为核心文化主题。在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强调了体验性和趣味性,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和引领人们回到“明礼生活”。在该背景下,此次“一带一路”国际留学生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受到媒体高度关注,腾讯网进行了直播及全平台推送,人民网、新华网、大公网、香港文汇网、新浪网、大众网、山东电视台等近30家媒体进行了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