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尼山,洙泗流长;千年礼乐,今焕新声。当全球宾朋再次汇聚圣地尼山,一场文明对话的盛宴再次开启。

2025年9月27日至28日,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尼山圣境启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出席并宣布开幕。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雒树刚出席,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山东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山东省领导白玉刚、范波、宋军继、温暖、段青英等出席开幕式。
这场以“大哉孔子和合共生”为主题的文化盛典,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继续实行山东曲阜主会场、浙江衢州分会场共祭孔子,突出国际特色,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文旅融合,通过尼山这一重要窗口,向世界生动讲述孔子故事、中国故事,持续发挥着尼山在中华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
圣地启幕:以时代之礼迎世界之约
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600余名海内外宾朋齐聚于此,循东方礼韵,溯文明源流,在聆听穿越千年的和鸣中,立文化自信。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文化节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全球治理倡议中的重要精神,通过挖掘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促进不同国家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相处,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合共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我们愿发挥山东特色优势,与各方携手推进文化“两创”、深化产业合作、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治理创新,推动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
马来西亚资深华文教育推动者莫顺宗教授在发言中感慨:“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跨越山海,相聚于这座文化圣地,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追寻。”
国际聚焦:文明互鉴的尼山平台
本届文化节再次彰显了其国际影响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通过视频致辞,对走过二十年历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给予高度评价。
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仪式,启动了“跟着孔子研学游”系列活动,展示了“我眼中的孔子”全球Z世代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成果。颁奖典礼上,孟加拉“太阳能船上移动学校”项目、爱尔兰“成人教育在线学习平台”项目、摩洛哥“为儿童和青年提供二次全纳教育”项目获奖,彰显了孔子“有教无类”教育理念的当代价值。
价值承载:从文化地标到文明对话平台
作为此次文化盛会的举办地,尼山平台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更在于其作为东西方文明对话平台的独特地位。
近年来,尼山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吸引了全球众多政治家、学者、文化使者的参与,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这些高水平国际活动的持续举办,充分证明了尼山在促进文明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方面的独特价值。在这里,不同文明背景的人们能够坐下来对话,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这正是“和而不同”儒家智慧的生动实践。
文化节期间,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尼山圣境与鲁源村景区,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完美融合。参访活动不仅展示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国际嘉宾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尼山将继续聚焦“大产业”,依托尼山圣境与鲁源村景区,以跨界思维搭建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继续聚焦“大平台”,发挥其平台优势,通过持续举办高水平国际文化活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继续聚焦“大品牌”,发挥好文化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典籍中的思想变成“明礼”实践。
尼山这座震古烁今的文明之山,这座弥高弥新的思想之山,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继续贡献其独特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