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十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尼山圣境开幕。

本届文化节以“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为主题,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今年的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实行山东曲阜主会场、浙江衢州分会场共祭孔子,开启新的办节体制的第一年。本届文化节注重彰显国际性,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余位嘉宾齐聚尼山,联动70多个中国海外文化中心、旅游办事处开展“礼乐天下——孔子文化国际传播”,力求“山东主场、全球参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宣布开幕。马尔代夫前总统哈桑,吉尔吉斯斯坦前副总理卡米拉出席,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议长图凯利致辞,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刘强燕出席。山东省委书记林武,中宣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致辞,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省政协主席葛慧君,中宣部副部长洪大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举行了第十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仪式、“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启动仪式、“礼乐天下”——孔子文化国际传播启动仪式、“我眼中的孔子”全球“Z世代”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成果展示。开幕式还举行了主题演出,将文艺演出与颁奖、启动仪式等环节穿插进行,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以交响乐朗诵、情景剧、音舞诗画、歌剧、交响乐舞等形式,打造了一台富有思想性、国际性、艺术性、群众性的文化盛宴。

9月28日,以“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为主题的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仪式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以“礼宾天下、礼启圣门、礼敬至圣、礼运大同”四大篇章表达对至圣先师的敬意,充分展示中华礼乐文化精髓,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9月29日上午,尼山敬师礼作为本届文化节的重要活动,在尼山圣境金声玉振广场举行。2575名学生面向孔子像,在老师带领下“正衣冠”,行“敬师礼”。本次活动以“敬师、重教、崇德、尚礼、感恩”为主题,设置“敬师乐、笃学礼、和合乐、谢师礼、桃李乐、大同乐”六项仪式,旨在为“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注入新的时代活力与现代表达。
此外,还举办了“高山仰止”——新杏坛•大家讲、“与朋友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活动、对话孔子——百项文旅活动等多项重点活动。
文化节期间,海内外嘉宾纷纷走进鲁源村,兴致盎然地参与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展示体验活动,近距离欣赏穿越古今的文化盛景,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国际孔子文化节根植于深厚历史土壤,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更是文明交流与互鉴的璀璨舞台。与会的中外嘉宾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也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孔子文化节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载体,在推动世界文明对话、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外嘉宾表示,要从伟大先哲的思想中汲取滋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阐释、活态传承,使其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光彩。要把握数字化发展时代机遇,聚焦世界文化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推动文化“与时偕行”,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田。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在文学艺术、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打造高水平品牌活动,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绚烂多彩。
近年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与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联袂举办,盛会相融,不仅带动了国内一大批传统文化传播交流活动的兴起,而且擦亮了“尼山名片”,产生了“尼山效应”,达成了“尼山共识”,庚续了“尼山文脉”,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济宁的重要窗口。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组委会会议强调,要坚持文旅融合,进一步彰显山东的文化特色和旅游优势,擦亮“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努力打造一场富有国际性、专业性、艺术性、群众性的文化盛宴。
这是世界对尼山的新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