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地灵人灵 灵心能成大佛
水净空净陆净 净土即在此方


释义:起字是“山”,下联起字是“水”,山和水领起全联,产生意境,并用了四个“灵”字和四个“净”彰显了景区的格局。灵心和净土更是对的巧妙,一虚一实,写尽了人生真谛。意思是灵山这块风水宝地加上众生虔诚之心创造了一方净土、一段禅缘。
小知识:
净土,佛教术语,梵文(Kṣetra),译为刹、刹土,即地方或世界。净土即是清净的地方,没有染污的庄严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指的是任何一个佛菩萨为渡化有情众生,以本愿力成就的佛土,都可以称净土。在汉传佛教中的“净土”,常专指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即是极乐世界。
位置:五智门门楼两侧外侧
作者:祥符禅寺第一任方丈、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法师所题
时间:1999年
茗山法师(1914—2001),江苏省盐城县西乡人氏(今属江苏建湖)人;自幼随母信佛,19岁在家乡位于收成庄的罗汉院剃度出家,20岁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1933考入佛学院第一届肄业;抗战期间,茗山在湖南南岳、衡阳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抗战胜利后返回定慧寺任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1947年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建国后,相继担任定慧寺、栖霞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等职;茗山佛学造诣高深,精诗文、擅书法,著有《茗山文集》行世;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2001年6月1日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