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国内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大幅调整,“层层加码”变成“层层减码”,旅游出行条件持续改善,旅游业复苏步伐有望加速。
与此同时,创新产品供给、提升科技含量、引领市场需求等影响行业长期发展的趋势性因素却未曾改变。在刚刚过去的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五年行动计划,希望进一步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文旅领域应用落地,让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首钢一号熔炉云XR项目、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等优秀的创新文旅产品也陆续登上各大榜单,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可资学习借鉴的榜样。
防控限制措施调整,旅游业有望转向恢复发展
近一个月来,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接连调整,推动旅游市场政策环境加速调整,旅游业正迎来新冠疫情以来重要的转折期。
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根据最新风险区划定管理办法,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11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2年11月修订版),在贯彻跨省游不再与风险区联动管理的基础上,要求对进入景区的游客,仍需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证明。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明确提出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等要求。随后,文化和旅游部迅速调整相关防控措施,12月9日发新版旅游景区、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中,明确除对景区工作人员需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导游上团前核验健康码外,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健康码、开展落地检。
不到一个月,疫情防控政策的迅速调整,对以空间流动为主要特征的旅游业可谓重大利好。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政策的调整,将有效地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也意味着旅游行业即将度过最艰难的时光,逐渐进入恢复增长的新通道。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本次调整对旅游出行市场形成显著利好。在后续各地落实好在地政策后,预计元旦和春节市场或成为旅游市场三年以来最重要的转折点。
野村证券基于对疫情防控限制呈趋势性放宽的假设基础上,认为短期内防控限制放宽或致疫情出现反复,叠加居民心理层面的转换仍需时日,预计线下消费场景与服务类消费或短暂承压,但从中长期来看恢复确定性较高且可修复空间较为可观。
“数字+文化+旅游”加速融合,行业亟待智慧变革
11 月 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未来5年,要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演艺娱乐、智慧城市等10个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在“虚拟现实+文化旅游”应用领域,《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展馆、旅游场所、特色街区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体验产品,让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文化旅游领域‘VR/AR 沉浸式旅游体验’工程”,以加速推进虚拟现实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落地应用。《行动计划》提出推动景区、度假区、街区等开发交互式沉浸式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培育云旅游、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推出一批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除了上述《行动计划》,文化和旅游部11月初还起草了《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另外,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还指导发布了“2022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项目”名单,恐龙园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欢乐谷旅游公司等10家企业入选“2022智慧旅游创新企业”,首钢一号熔炉云XR项目、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无界·幻境》国际光影主题公园项目等20个项目入选“2022智慧旅游创新项目”。上述举措明确显示,国家正着力引导旅游业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发展,“数字技术”正推动并引领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年度最佳成果仅有3项,行业发展呼唤高原更需高峰
除了数字化转型,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推出的“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同样值得关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数量少。年底是各种名目繁多的榜单推出高峰期,与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2021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等榜单动辄数十个相比,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仅有3个,分别是“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建筑可阅读”——上海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新实践。
二是规格高。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发布的“一图速览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指出,这3项创新成果,契合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顺应了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展示了文旅融合以来的重大行业创新,对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评选严。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面向艺术创作与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等领域进行公开征集。在各省、市等旅游部门推荐的基础上,文化和旅游部再组织形式审查、初评、答辩终评、实勘、评审委员会审议,经公示后方才正式发布,其含金量不容置疑。
3项成果中,“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尤其值得旅游景区开发企业学习借鉴。该项目位于大唐不夜城核心地段,处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唐城墙遗址公园的四唐之中,是一个传统商业广场的改造项目,整体投资约1.5亿元。项目通过在2.4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内,注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IP与唐文化元素,打造出集全唐空间游玩、唐风市井体验、主题沉浸互动、唐乐歌舞演艺、文化社交休闲等于一体的新消费场景,重现唐代都城长安独特风情的同时,营造出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生活与娱乐的多场景维度,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创造了传统商业综合体到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