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拈花湾文旅微课大赛是自开赛以来参与人数最多、微课上线量最大、辅导陪伴最细致的一次大赛项目。此次大赛历时120天,参与总人数超过250人。大赛共邀请拈花湾、灵山胜境、尼山圣境共计157位伙伴参与共产出171门微课。

此次微课大赛在选题阶段开展现场沟通会28场,共计34小时;在微课制作的环节中首次增加1V1辅导,总计完成220人次,约110小时;最终甄选出50门微课参与由培训杂志主办的全国微课大赛。
此次微课大赛在开展过程中从项目选题到工作坊开展再到课程评审均有诸多的亮点,项目从开展形式到参与要素都做了质的升级。
亮点一,开启两大报名渠道。微课开发作为岗位学习地图完整的重要手段,首次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开启了两大报名渠道,分别为命题赛区与自由报名赛区。命题赛区应用了将工作任务拆分为微课主题的方式进行课题输出,自由报名赛区沿用了以兴趣为主导的报名方式进行组织,让更多主题有根本,有赛道,有呈现。
亮点二,建立崭新评审机制。此次大赛在执行之初就建立了集中决策的方式。首先成立了集拈花湾学堂、各模块BP及业务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专家评审小组。该评审小组在项目前期依照工作任务进行微课主题的探讨与深挖,在项目中后期对微课质量进行把控与提出修正建议,确保了微课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亮点三,创新两大合作模式。对外与高校共创“拈花湾微课研学营”。研学营邀请在校大学生以微课开发师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大学生与业务专家合作进行微课脚本制定及视频设计,走出校企合作新模式。对内将微课制作与人才发展项目相结合。管培生发展项目设定微课制作的主题为其了解业务岗位的核心板块,其协助管培生在跟岗实践过程中了解工作岗位,认识工作任务,熟悉业务流程。管培生在参与现场微课制作的过程产生了诸多优秀的课程。
亮点四,引入专家1v1辅导模式。大赛在微课量的累计基础上重点推进质的聚变。此次大赛引入外部专家进行1v1的跟踪,每门微课在全程的开发过程中分别对大纲、脚本及最终视频呈现做了辅导并提出专业修改意见。将微课制作过程可量化、可视化、可操作以确保微课高质量呈现。
亮点五,创新宣传卡通形象。针对此次微课大赛以“由微入著,启动大视界”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宣传推动全体员工参与到微课设计和制作中。大赛宣传从前到后应用了丰富的宣传方式,包括:海报、台签、拍摄短视频、现场采访等等让更多的现场伙伴参与到互动的过程中。岗位系列微课最终完成视频的同时许多岗位设计完成了岗位的卡通形象,配合打造更加有趣有料的微课。
拈花湾微课大赛项目是以文旅运营板块的现场经验沉淀为基础的重要内容。项目聚焦关键岗位,从岗位任务和业务场景出发打造系列微课以促进一线岗位知识和技能的标准化。
微课内容高度依赖于岗位现场的工作任务的梳理与业务专家的经验沉淀,授课方式呈现灵活、高效、易实施,有效满足现阶段拈文旅对于现场岗位人才培养、知识沉淀、业务升级的需求。为拈文旅轻资产项目输出奠定了基础。
微课的声音是最终微课呈现的吸睛之处,此次大赛还有特邀伙伴为微课带来靓丽的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