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慈善基金会春晖高中助学计划成立于2009年。十余年来,春晖高中助学计划在无数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帮助全国6000余名来自县域低收入家庭的优秀高中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考入理想的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在过去一年里,就有789位学生,通过春晖计划一对一助学,受到了远方陌生人的资助,得以继续坚持学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子、也为了凝聚更多爱心力量,春晖团队经过不断探索、创新,面向各位爱心人士开放申请设立春晖助学基金。发起人捐赠2200元以上的初始资金即可申请设立专属冠名基金;以往已经为春晖高中助学计划捐赠累计达2200元的爱心人士,凭往期捐赠截图,也可申请0元设立专属冠名基金。

当朋友们都在给自家孩子买教育基金的时候,这位父亲却选择为自己的孩子成立一支春晖基金。去年,灵山慈善基金会品牌部的设计小哥——灵小龙,跟随春晖项目团队,前往大凉山,看望当地的春晖学子们,并发放助学金。在那里,他认识了来自昭觉中学的小合。小合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十口之家。父母一个月的微薄收入,要赡养爷爷奶奶,供小合和另外五个兄弟姐妹念书。小合带着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住,因为经济拮据,大多数时候,他们四个人只能吃从自家带来的土豆,土豆、米饭配炒土豆,面条加土豆片……就这样凑活了一餐又一餐。
为了省钱,小合甚至不怎么吃早饭,省下两块钱便能给弟弟妹妹早上买包子吃了。放学要给弟弟妹妹做晚饭,再赶回学校上六点二十的晚自习,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回,小合常常在路上不停地奔跑。很多时候,小合只来得及给弟弟妹妹们做完饭,自己则等到十点半下了晚自习才能回家吃。当小合获得了校运会1500米和400米的亚军时,她兴高彩烈地告诉大家,这两块奖牌,是天天跑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做饭跑出来的!大凉山之行之后,那些山里娃们在艰辛的生活里绽放出的坚强笑颜,总是在灵小龙的脑海里浮现,尽管自己也并不富裕,但他依旧还是坚持每年都资助学子读书。
春晖基金发起后,灵小龙也用自己女儿的名字,发起了夏天春晖基金。灵小龙平时低调,并没有在朋友圈宣传,同事给这个基金捐了款一段时间后,才反应过来,发起人正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当灵小龙的善举被大家“识破”后,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深入采访后才知道他这么做,其实是源于善良的家风。灵小龙的女儿夏天,也非常有爱心,她遗传了父亲的艺术天赋,热爱绘画。夏天春晖基金的logo,就是夏天亲自画的,她眼里的小兔,是粉色的,穿着美丽的小裙子,翩翩起舞。这也是夏天对来自大山的哥哥姐姐们的期许,希望他们都能和小墩一样坚韧顽强地生活下去,在人生舞台上翩翩起舞。

受到灵小龙的鼓舞,基金会的同事们,在给春晖学子们回信的时候,也不忘了模仿夏天小朋友,画上这只代表爱心的兔子。希望夏天基金“爱心小兔”的意象,可以不断地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人,传递到一群人。
最近,我们还采访了心果公益春晖基金的发起人,来自武汉的一名大三学生——王治国。王治国14岁就开始参与到社会公益中,由于经常去乡村地带走访,他发现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和孤儿,在不为人知的山村深处,背负着很多成人都无法想象的艰辛。2019年时,灵山慈善举办15周年感恩晚会,王治国受邀参加,自此与灵山结缘。在得知有“邻家计划”这样一个平台后,他申请参与,开始筹备属于自己的一支基金。
这些年,他陪伴着灵山,灵山也陪伴着他,一起探索着公益的更多可能性。王治国说:“就像王文理事长说的那样,公益慈善是一个互助和关系重构的过程。这一路走来,他感到自己和灵山不再仅仅是同行者,而是‘生命的伙伴’。”明年王治国即将毕业,计划出国,他想做国际慈善,想为世界版图上那些灰暗的角落,送去来自中国的温暖。但临别之前,他亦放心不下祖国的孩子们,因此成立了春晖基金,希望维持自己和乡村孩子们的紧密联系,即便未来身在他乡,依然能有途径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王治国希望日后仍然能够和大家一起做更多。
春晖基金发起后,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涨,除了灵小龙、王治国外,每一个基金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有一个温暖明亮的灵魂。申请人难以抑制的期待,让我们既欣慰又感动。越来越多同行者的参与,是对我们最好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