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从尼山再出发——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尼山圣境揭牌 编辑:尼山公司 赵加良 李振山/文 植丰/图 点击:834 2019-09-21 15:01:01


2570年前,群圣并起的轴心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在钟灵毓秀的尼山,儒家文化由此发源,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尼山也因此成为一种文化的隽永象征、一座思想的巍峨殿堂。

8月25日,由国家教育部、山东省委省政府和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牵头筹建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尼山圣境揭牌成立。众多硕彦名儒相聚尼山,共谋儒学发展大计,共同见证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的诞生。

1569039700807018.jpg

鲜明而重大的象征意义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顺应了世界儒学研究中心正在从海外向中国大陆迁移这一历史大势,是应时代之运势而生,也担负着为时代明德的使命。

“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不容忽略的作用。在孔子故里打造一座阐释儒家思想、传播弘扬儒学精神的文化殿堂,实在必要而紧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为此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在山东尼山具有鲜明而重大的象征意义,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再现儒学与中华文化辉煌,开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阵地。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省部一体、“一个中心、多个分中心”、共建共享共赢新机制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儒学研究传播交流实体平台的诞生;标志着世界儒学大师汇聚力量、合力探索新局面的形成。

为“中国智慧”贡献“山东力量”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在致辞中表示,“当前,迫切需要深化对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努力打造世界儒学研究高地、儒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儒学普及推广高地、儒学国际交流传播高地。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儒家思想的研究阐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要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更好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着力把山东建成“一带一路”国际人文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为“中国智慧”贡献“山东力量”。

立足圣地尼山,用足用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必将发挥好聚合效应和辐射功能,成为儒学和中华文化的学术重镇;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让儒学真正回归经世致用的正途,为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发挥作用。

乘势而起再出发

刘家义书记强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发挥牵引作用,还应借助新时代条件积极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强省建设。

近几年,尼山圣境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深挖尼山富集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不仅成功迈出了集团“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而且一跃成为山东省推动新旧动能转化的典范、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更是一举将隐于乡野、沉寂千年的尼山打造成了新时代让世界认识山东、了解中国的前沿窗口。

也正因为此,从政府到各行各界,从国内到国际,越来越多的目光正聚焦尼山,越来越多的资源正聚集尼山。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尼山圣境将依托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孔子大学,精心谋划好未来35平方公里产业布局,聚拢不同领域的优质资源,搭建好共襄盛举的大平台,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好大文化园区、大教育园区、大旅游园区,建设成国家教育产业发展示范区、引领文旅融合的标杆示范区、践行“文旅+”理念的模式先导区,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代表国家形象、彰显山东品牌的产业高地、教育高地、文化高地。

在成立会议上,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表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设在孔子的出生地尼山可谓不二之选,新时代世界儒学的发展将从这里再出发。”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孔垂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作了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孙立成,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关志鸥,山东省副省长于杰等参加会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