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先生生平年表 编辑:集团综合办公室/文  点击:420 2024-05-17 09:02:25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一岁

11月5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天台里。乳名小开取“混沌初开”之意族谱排行“荣”字辈名荣续“永续祖业”之意。满百日父赵恩彤“返朴归真悟初笃静”之训赐名朴初。又据赵朴初与有关人士谈话朴初一名乃母亲陈仲瑄根据《老子》“朴虽小天下莫能成”而得。

1911年(清宣统三年)五岁

随父母迁回居太湖县寺前镇状元府故宅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六岁

开始入家塾读书。

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十二岁

游家乡佛图寺、狄梁庙等。

1919年(中华民国八年)十三岁

离家赴上海,由母亲义姊关静之介绍到陆北璋医师家中住读补习英语、术和地理。

1922年(中华民国十一年)十六岁

插班考入苏州东吴大学附中。

1925 年(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九岁

“五卅”运动爆发参加“五卅”游行提议吃素以代尝胆募捐款物汇上海总商会。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二十岁

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吴大学。因参加“五”游行受追查而避于梅达君家中。夏经南京回太湖老家探望父母住几日匆匆离去。

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二十一岁

被诊出患肺结核后中止学业在上海觉园关之家治病,协助关之从事文字工作。参与当年抵制“庙产兴学”等护法运动。

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二十二岁

江浙佛教联合会成立,任秘书后联合会改组为中国佛教会,任秘书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二十七岁

在中国佛教会、上海佛教会任职。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二十八岁

6月,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尼玛在上海举行法会发起组织菩提学会、成立蒙藏学院赵朴初受其灌顶。6月,中国佛教会召开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任圆瑛会长秘书。

1935年(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二十九岁

接待锡兰僧人纳罗达来沪弘法。

1936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十岁

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徒护国和平会,任总干事。10月22日参加鲁迅葬礼。11月与王一亭等发起举行丙子息灾护国法会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三十一岁

8月上海遭日军轰炸,于枪林弹雨中救助难民觅地安置。在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任常务委员兼收容股主任。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三十二岁

在上海负责难民救济工作,把大批难民送往皖南新四军。与胡愈之、许广平、吴耀宗、陈生、雷洁琼、严景耀、吴大琨、萧宗俊等创办抗日救亡组织益友社,任理事长。

1939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三十三岁

参加宋庆龄在上海领导的宪政促进运动,并在宋庆龄组织的中国福利社中任理事负责向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运送医药、医疗器械、服装等物资。

1940年(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三十四岁

年初难民工作结束,任上海佛教教养院副院长。6月,成立上海佛教净业孤儿院,任副院长兼总干事。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三十五岁

任《普慧大藏经》编纂总务。

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三十六岁

发动为河南旱、蝗灾的贩济募捐活动。7月,办理关纲之的后事。

1945 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九岁

哑姐赵默初病逝于太湖老家。12月,在上海爱麦虞限路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任上海市冬令救济会委员。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四十岁

任上海安通运输公司、上海华通运输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7月在宝山大场成立少年村任村长。

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四十一岁

中国佛教会在南京重新成立任理事反对政府向僧界征兵太虚法师临终前赠《人生佛教》勉励其弘法护法。冬母亲陈仲瑄不幸在太湖老家逝世。父亲、弟弟离开老家,后辗转到上海。

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十二岁

任上海少年村常务董事、上海佛教会蒙藏教务委员会常务理事。

1949年(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三岁

1月,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成立,任总干事。4月,到圆明堂挽留圆瑛大师。5月组织佛教徒座谈,迎接上海解放。6月与马叙伦、王绍鏊、郑振铎、周建人、许广平、雷洁琼等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筹备组的工作。9月,与巨赞法师作为佛教界代表,出席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10月,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成立,当选为委员。

1950年四岁

6月,发起成立现代佛学社出版第一期《现代佛学》杂志

1951年四十五岁

任华东民政部副部长、上海市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夏末,为分配救灾物资到山东、安徽等地进行调研。12月,任上海市抗美援朝分会佛教支会主任委员。

1952年四十六岁

访国清寺参与杭州灵隐寺修复工作。与圆瑛等组成“金陵刻经处护持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委员。7月,号召佛教界捐献“中国佛教号”飞机支援抗美援朝。10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将一尊佛像托日本代表转交日本佛救界,从而掀开中日民间交流的序幕。10月-11月,与圆瑛等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成立筹备处,任主任,并起草《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书》。

1953年四十七岁

5月,中国佛教协会在京成立,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7 月在北京接待日本“第一次护送中国在日殉难烈士遗骨代表团”

1954年四十八岁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当选为首届全国人大代表。11月正式迁居北京。12月上海市佛教协会成立,任会长。12月应缅甸总理吴努邀请,前往缅向访问。

1955年九岁

4月,随中国佛代表团访问缅甸。8月随中国代表团一起赴日本出席禁止原子弹、弹世界大会。10月率中国佛牙护送团到缅甸各地巡展。11月致电日本佛教界,抗议将玄奘法师顶骨送往台湾。

1956年

2月,陪同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参观广济寺。3月,赴印度访问,成为释迦牟尼成佛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5月,到缅向恭迎佛牙回国。9月,中国佛学院成立,任副院长。10月,邀请国际僧侣代表团在广济寺举行座谈会。11月,率团参加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四届大会。11月,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纪念佛陀涅槃二千五百年盛大典礼。

1957年十一

5月,出席在锡兰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会议,并作书面发言。7月26日陪同周总理接见锡兰纳罗达法师。8月赴日本出席第三届禁止原子弹、弹世界大会。12月,在埃及开罗参加亚非团结大会。

1958年五十二岁

3月到洛阳考察。6月陪同毛泽东主席会见胡达法师率领的埔寨佛教代表团。7月,在斯德哥尔摩参加世界裁军和国际合作大会,并代表中国佛教徒在《参加裁军和国际合作大会的佛教徒代表共同声明》上签名。8月担任中国访日代表团副团长,出席第四届禁止原子弹、氢弹和争取全面军世界大会。9月与梁漱溟、章士钊等到安徽省淮北地区参观农业生产。

1959年三岁

3月30日,在中佛协召开的大会上,严厉斥责西藏上层叛国分子反动集团的罪行。6月到山西五台山参访。8月20日,陪同陈毅副总理接见尼泊尔佛教代表团。

1960年四岁

2月,随同中国文化友好代表团访问缅甸。5月,接待中日友好协会访华代表团。父亲病逝于安庆。7月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8月赴日本广岛出席第六届世界禁止原子弹、弹和争取全面裁军大会。9月代表世界和平理事会赴越南,祝贺越南国庆十五周年回国途中再访缅甸。11月朝礼峨眉山。

1961年五岁

1月,在缅甸访问。3月参加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泰戈尔诞辰百年纪念大会、世界和平理事会,在发言中反驳了印度科学和文化部部长卡比尔对中国的恶意诽谤。5月,以日中交流佛教恳谈会会长大谷莹润为首的“中国劳工殉难者名薄奉持团”将抗战时期被掠夺到日本的四万中国劳工及其中被虐待而死的7000名劳工的名簿送到中国,并将“日中不战之誓签名簿”交给赵朴初。6月,与喜饶嘉大师一起率中国佛牙护持团赴锡兰。7月,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在日本京都召开的首届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8月,参加日本人民举行的和平大游行。10月,中国红十字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当选为副会长。11月,与喜饶嘉措同率中国佛教徒代表团赴埔寨金边参加第六届世界佛教徒大会。12月《滴水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赵朴初1950年至1961 年创作的诗词曲 165首附录其于解放前 1941年至1947年创作的诗歌15首

1962年五十六岁

年初,访问海南、成都、扬州等3月,迎接第十世班禅大师由西藏回京。

1963年七岁

元旦,在京代表中佛协欢迎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来华。5月任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率中国佛教访日友好代表团赴日,参加日本佛教界、文化界举行的纪念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活动。8月再到日本,出席广岛举行的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和平大会。10月,中日友好协会成立,任副会长。组织首都佛教界、文化界和医药界在政协礼堂隆重集会,纪念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在扬州出席鉴真纪念堂开工仪式。

1964年八岁

2月5日,在玄奘法师逝世1300周年纪念法会上讲话。4月陪同日本友人西川景文、大河内弘长老一行游天台山。

6月24日,出席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建成法会,迎请佛牙舍利入塔。7 月,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

1965年九岁

3月,率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印度尼西亚。5月,与日方在京共同举行祈祷中日友好世界和平法会。

1966年六十岁

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到冲击,接受劳动改造。1972年六十六岁

请示总理,从故宫拨出一批佛像、法器到河南白马寺。5月与来华访问的日本书法代表团交流书法艺术。9月,应邀出席周恩来总理欢迎日本田中角荣首相招待会。11月,中国佛教协会恢复工作。

1973年七岁

5月12接待以西川景文为团长的日中友好宗教恳话会访华团,与日方在京共同举行愿中日人民友好法会。5月13日陪同周总理接待杨步伟夫妇,遵照总理指示,着手恢复金陵刻经处。11月,与日本书法代表团举行书法交流会,即席题诗。

1974年六十八岁

4月按待日本立正佼成会会长庭野日敬一行。9月出席国庆节国宴,见到久病复出的总理喜作《人月圆》。


上一篇
下一篇